close

信  

剛看到封面的介紹時我是不太想看的

我實在害怕那種做社會分析和心靈探討的書

因為不管結局如何中間的過程必然是陰鬱的

是的我就是在逃避現實

然而我還是看了這本書

因為是東野圭吾寫的啊

一如預期我的確是讀得很沉重

如果壞人好人之間界線極為明顯不會讓我讀得如此難過

一個好人﹝哥哥﹞基於愛人而殺了無辜的人還能算是好人嗎?

書的前三分之二的文字裡寫得全是加害者家屬﹝弟弟﹞如何遭遇歧視的艱辛生活

這與哥哥信裡描述的獄中無聊生活形成強烈的諷刺對比

到底是誰殺了人在接受懲罰啊?

一開始弟弟理解哥哥殺人的動機和對至親的感情

所以對社會的歧視逆來順受

但能承受的總也有極限

當弟弟開始把哥哥的來信撕掉

我竟然還覺得這個弟弟也太無情了

這樣的情結在後面的三分之一藉由弟弟公司社長的話點醒讀者

我忽然聽到玻璃掉在地上破碎的聲音

「你要不要恨你哥哥,是你的自由。我只是想說,你恨我們實在說不過去。如果用更殘酷一點的說法,我們必須歧視你。這麼做是為了讓所有罪犯知道自己犯罪會使家人連帶受苦。」

哥哥雖然被關在堅獄與社會隔離

但其實他原來就快生存不下去了

只要熬個幾十年就可以出獄然後出獄後還有弟弟可以靠

反而是弟弟在社會上為了生存受盡折磨

這算甚麼?

 

弟弟也是無辜的人的事實的確讓人同情

 

但周圍的人歧視受刑人或其家屬既是人性也是正當的

 

因為犯罪的不是這些歧視他人的人而是殺害無辜人的人

 

東野圭吾的正義感在這樣的心理細節裡展現出來

殺害無辜者不管基於怎麼樣的動機下都是不可原諒的

要讓他真切為此接受該受的代價﹝包括他的家人﹞

哥哥是個很照顧弟弟的人想來原本也是個良善的人

他殺了老太太也萬千懊悔

在獄中也是每個月寄信給受害者家屬訴說他的悔意

前三分之二完全沒提到受害者家屬心情在此時如一把刀的切向讀者的心理

加害者寫信給受害者家屬表達歉意只是一種自我滿足罷了

相對於受害者家屬的傷痛實在是微不足道

法律上的刑罰並不是真正的懲罰

弟弟因為哥哥殺人所受到的待遇

必須讓哥哥完完全全感受到才是對哥哥真正的懲罰

也因此弟弟最後選擇了離棄哥哥

然而正因為如此哥哥才深切理解到自己到底做了甚麼

在這裡作者也試著解讀世人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我們期待每個人對家人的情感應該是無私的不可以背棄家人

但另一方面我們又認為做錯事的人就應該接受懲罰

要選擇哪一項東野圭吾沒有給答案

但從弟弟最後的選擇可以看得出來

雖然對哥哥的感情還在但是將所有的不良結果歸諸於加害者的哥哥

是保護無辜者的最好方式

 

圖片出自城邦讀書花園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讀書心得 東野圭吾
    全站熱搜

    艾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