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本書是我的高中同學1990年送我的,裡面還好好的夾著她送的卡片:「○:願這本書能帶給妳充滿歡愉的嶄新生命‧‧‧A friend forever...○○」。

當時感情滿溢的年紀可以那麼自然的寫出forever。我知道我也寫過不少類似的卡片或紙條送人,只是如今我怎麼也找不到那些記憶遺失在哪裡了。這個友誼的事實是上了大學後,每個人都太專心自己的成長,彼此沒再連絡。

同學送的這個版本已經絕版。我那同學當時是個文藝少女,功課好,氣質佳,說話輕聲細語帶點嗲。只是我看個幾頁就被書中的描述嚇到,接著很混的快速跳躍的看完,其實說不上有閱讀。這本書之後被我束之高閣。

最近整理書櫃時看到這本書,興起再次挑戰的心情。雖沒經過大風大浪也總是有些人生閱歷了。

是說這本書有這麼可怕嗎?

當然不。只是故事有些離奇,某些地方還有些殘忍。讀完第二次後,我還是想誠心建議閱讀這本書最好是年滿二十五歲後。誠然得過諾貝爾獎的作者文筆不在話下,那細緻華麗的語法和詩般的形容顯示出馬奎斯的文學地位其來有自。不過文學評論直接交由專業書評家,而我只是單純的寫讀後心得。

「百年孤寂」書評家說作者是用了「魔幻寫實」的手法寫盡一族六代從興起到滅絕的過程。馬康多是個虛構的小城鎮,在那裡發生的事卻如同整個世界的發展史,墾荒、文明入侵、戰爭、當政的謊言、暴雨、傾毀,全部降臨在這個小城鎮上。

其中人物的事件的發生過程,則像是奇幻故事裏的情節,這又不得不佩服馬奎斯的豐富想像力。如果這是一本奇幻小說也就罷了,但是作者所描寫的又是這麼生活的事情,書中的人近得就像在你身邊一樣,於是在極端現實卻又魔幻的相互揉捏下,我其實讀起來感覺像是在灰沉沉的陰天散步一樣,明明就是下大雨的光景了卻還在醞釀濕氣。

這書對於感情的處理一如我們對拉丁民族的想像,直接而奔放。只有性才能終結愛情開始時的酸苦,若不如此,或許就會像裡面一位人物在性衝動時會吃泥土或牆上的灰泥來釋放壓力。

然而為什麼他們會是孤寂的?因為所有美好的事物都難以永恆,不是遭受阻礙就是不容於社會,再不然就是很快的消逝。留下的軀殼只能抱著孤寂到死。作者在寫這些孤寂時文字並沒有起伏,就只是在說一件事,但我讀著卻總為這些悲傷的過程和結局嘆息不已。

文學家似乎總是能將生命中的悲慘部分發揚光大?

看本書時請務必專心一意,因為除了人名艱澀略有重複外,還有混亂的男女關係,除此之外,作者習慣的交叉式的事件交代佐以回溯年代的方式,如果讀者不是把家系圖背好,很容易把輩份搞錯。例如:在第一章第一句,作者就直接以第二代開場,之後才轉回第一代。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搞不清楚輩份也不會影響閱讀,因為就是那混亂的關係才把這個家族搞垮的。

圖片出自金石堂網路書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讀書心得
    全站熱搜

    艾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